首页 资讯 正文

10万余公斤豇豆货款一分没少

体育正文 36 0

10万余公斤豇豆货款一分没少

10万余公斤豇豆货款一分没少

潮(cháo)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舒雨儿 徐晰玙 记者 许梅

6月中旬的开化县某村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(fánmáng)景象。经济合作社社长老王(lǎowáng)带领村民正在采收豇豆,翠绿的田垄间,一根根饱满(bǎomǎn)的豇豆被摘下,装筐成山。

与此同时,某农业(nóngyè)公司的工作人员如约来到村头停车场,对成筐的豇豆称重(chēngzhòng)、核对、签字确认。当天,货款就会打入合作社(hézuòshè)账户,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终于有了保障。

然而,一个月前的场景却截然不同。开化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汪秋喜回忆,当时村民(cūnmín)与农业公司之间(zhījiān)关系剑拔弩张。

原来,2024年,双方签订《蔬菜种植(zhòngzhí)合作协议》,约定由村种植80亩豇豆,农业公司提供种苗、技术支持,并(bìng)按2元(yuán)/公斤的价格收购。

同年6月至8月,村集体共产(gòngchǎn)出10万余公斤豇豆。结算时,农业公司(gōngsī)提出先(xiān)支付部分货款(huòkuǎn),剩余9万余元延期支付。基于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及对方出具的欠款确认单,老王同意了这一安排。但后续多次催讨无果,今年5月,老王将农业公司诉至法院。

一边(yībiān)是村民,一边是农企,承办法官(fǎguān)汪秋喜深知此案的重要性,立即组织双方现场调解。

“法官,这(zhè)可是全村人的辛苦钱啊!”老王情绪激动。

农业公司(gōngsī)负责人李某解释:“法官,公司前期在村里投入了不少资金(zījīn)和技术,合同明确约定豇豆无论市场波动,收购价格不变。但我们发现,合作社多次将(jiāng)豇豆外销给其他采购商,他们这是违约呀。”

了解这一情况后,汪秋喜转向(zhuǎnxiàng)老王:“合作贵在诚信。若都不(bù)守约,哪还有农企敢来合作?”

老王面露愧色:“这事是我(wǒ)们做得不对,发现问题后我已经(yǐjīng)立即制止并整改。但被拖欠的货款总得有个说法。”

充分了解双方的诉求后,汪秋喜(wāngqiūxǐ)多轮沟通疏导,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:农业公司一次性(yícìxìng)足额支付货款本金,合作社则放弃利息等诉求。同时,双方就新一年果蔬供应当场(dāngchǎng)确立合作意向。

纠纷圆满解决后,老王紧紧握住汪秋喜(wāngqiūxǐ)的手,连声道谢。

回程路上,车子驶过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,窗外(chuāngwài)满是生机,看着村民(cūnmín)田间忙碌的身影,汪秋喜觉得,一切付出都值得。

10万余公斤豇豆货款一分没少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